根据《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》,工业用地基于对居住区及公共环境的潜在干扰、污染以及安全风险,被细分为三个类别:
-一类工业用地(M1):对居住和公共环境基本无干扰、污染和安全隐患。这类包括以产业研发、中试为主,并包含小规模生产的工业用地,例如电子工业、缝纫工业、工艺品制造工业等。
-二类工业用地(M2):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一定程度干扰、污染和安全隐患。这类适用于食品工业、医药制造工业、纺织工业等。
-三类工业用地(M3):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。这包括采掘工业、冶金工业、大中型机械制造工业、化学工业等。
最近,随着传统工业向高新技术、协同生产空间、组合生产空间、总部经济、2.5产业等转型升级的需要,政府在三类工业用地之外,又新增了新型产业用地(M0)。这类用地融合了研发、创意、设计、中试、无污染生产等创新型产业功能及相关配套服务。


02
工业厂房的分类
工业厂房可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,包括:
-按厂房层数分:单层厂房、多层厂房、混合层厂房。
-按厂房跨度的数量和方向分:单跨厂房、多跨厂房、纵横相错厂房。
-按厂房跨度尺寸分:小跨度(小于等于12米)、大跨度(15-36米的单层工业厂房)。
-按车间生产状况分:冷加工车间、热加工车间、恒温湿车间、洁净车间、其他特种状况车间。
03
工业厂房用途范围
工业厂房的用途范围可以大致分为:
-主要生产厂房:完成一整套生产工艺程序的房屋。
-辅助生产厂房:辅助主生产厂房的部分。
-动力用厂房:为主要生产厂房提供所需能源的地方。
-储藏用库房:即仓库,专门用于存储物品的厂房。
-运输工具用房:停放运输工具的厂房,常规生产车间无需单独设置。


04
选择工业厂房的基本原则
选址应符合以下原则:
-符合所在地区、城市、乡镇的总体规划布局。
-节约用地,不占用良田和经济价值高的土地,遵守国家现行土地管理、环境保护、水土保持等法规。
-保护环境和景观,远离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,不污染水源,利于三废处理,符合环保法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