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实际应用中,各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,需以最新发布的LPR为定价基准,同时结合借款人的综合信用状况(包括但不限于征信记录、收入水平、负债情况等),并考量贷款担保方式(信用/抵押/保证)、贷款期限(1年期或5年期以上)、利率调整方式(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)以及贷款品种(如住房贷款、消费贷款、经营贷款等)等关键要素,在LPR基础上通过加减点(1个基点=0.01%)的方式确定最终执行利率。这一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既确保了贷款利率定价的基准性和透明度,又为不同风险特征的贷款提供了差异化定价空间。
注:LPR目前设有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品种,其中5年期以上LPR是个人住房贷款等中长期贷款利率的主要定价基准。自2019年LPR改革以来,该利率已成为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标志,其变动直接影响各类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。